158
浏览入定靠的是功夫,而不是技巧
当然,入定也有很多种方法,比如参话头啊,念佛啊,观呼吸啊、、、但这些方法起到的作用,就像失眠人的数羊、睡前喝牛奶一样,其作用是很微小的。
并不是所有的事情全是靠方法的,有的人一直在试图寻找方法,或者老是让别人帮他分析,为他讲解。比如,你举不起200斤,那不是方法不对,而是没有那个力气。如果一直寻找方法,那就找错方向了。如果练到有力气了,不用别人告诉你方法,你也能举起来。因为方法很简单。
失眠的人,你告诉他再多的方法,他还是失眠。失眠的人不是因为他不懂睡觉的方法,而是他心太乱。念佛念到内心清净了,自然就不失眠了。打坐的人不能入定,也不是因为方法不对,也是心太乱。先念佛、念经几个月,念到内心清净了,再打坐,才会容易入定
就好比练武的人,他靠的是日积月累的功夫,而不是技巧,修行也一样。
不能入定,就是因为脑子乱。那就好好念佛、念经,这个就相当于练习力气,积累到力量足够,你能管住思维了,自然就能入定了。
入定,靠的是自己日积月累的定力和清净心。如果一直试图寻找一种不用修心就能瞬间入定的神招妙法,这就是最大的贪心。带着这么大的贪心,是不可能入定的。
入定靠的不是理论
好多人一打坐,就到处找书,找理论来看。这还是世间法的思维。打坐是靠修的,不是靠学的。世间法才是靠学的。
修行不是这样的,再多的理论,也不能帮你止住念头。止不住,那是心太乱。你再去看书,只会越看心越乱。禅宗不立文字,因为没啥可说的。给你出书的,不是不懂打坐的,就是只想挣你的钱的。
打坐没啥理论。打坐的目的是入定。入定就是让念头静止。但是,你就是止不住。对吧?
说起来很简单,但是,你就是做不到。就以为有很复杂的原理,其实没有。
欲打坐,先持戒
持戒,是管住自己的行为,入定,是管念头。如果连行为都管不住,是不可能管得住念头的。
要把修心融入日常生活
打坐,即使你坐得再久,那个坐的时间也是有限的。如果平时行住坐卧念念不离佛号,你就一整天都在修心,一整天都在用功。平时做不需动脑的工作、吃饭、做家务、走路、坐车时,都可以默念。但要尽量用心念,尽量让把心思放在佛号上。
我们即使没有什么事情,脑子里也是一刻不停地胡思乱想,与其乱想,不如念佛。念佛是最方便简单的修行。
净土法门讲求净念相继,佛号不离口。只要醒着,就要念佛,睡着了,梦中最好也能念佛。
平时做任何事(工作、家务等),都要认真、专注。不关注是非、八卦事件,不去扯家常里短,不去斗闹场,减少世俗的欲望,都能静心,增加定力。打坐时,就容易入定。
平时不修心,都是不能入定的。修心是一个慢功夫,需用时间的。入定不是靠方法,而是靠平时的功力。方法很简单,但是,你做不到,就是功夫不够,不是方法不对。
不然,想靠打坐的那一会儿静下来,难比登天。打坐那一会儿,只是要检验我们平时修心的功夫而已。
并不是别人告诉你一个秘决或决窍,你一下子明白了,立即就能入静了,没有那么好的事情。
谁都希望什么都不用做,一上坐,就能静心,但是,做不到啊。
就好比,谁都希望什么都不用做,就有钱花,但是,做不到啊。
平时多念佛,也能增强定力。没有时间的,可以散念佛号,我就是散念的,没有专门抽时间念,散念二个月后,再打坐,就直接入定了。
打坐,身体要放松,注意力要集中。
当注意力高度集中时,就入定了。注意力一放松,就会胡思乱想。比如,上学时,你也要注意力集中,才能集中在听课上。你思想一放松,就开始胡思乱想了。
所以,打坐,要在自己休息好了,又有精神的时候,这个时候,你的注意力才能集中得起来。身体不好的人,气血不足的人,心太乱的人,打坐也难入定,也是因为注意力不能集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