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学佛
打坐
磕大头
首页
学佛
学佛
解读《心经》-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。
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。这部心经是观音菩萨教我们明心,凡夫未明心,起烦恼作业,受无边生死苦,所以文中云: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一开始就教我们要认识自己,自己不认识不能度自己,认识自己就能度自己,还要认识众生,认识众生就能度众生,诸佛认识自己,也认识众生,故诸佛成佛度众生。华严经云:“
2025-09-04
观无量寿经大意10-佛法的中心
第八观里有段经文:“诸佛如来是法界身,入一切众生心想中。是故汝等心想佛时,是心是三十二相,八十随形好。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,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,是故应当一心系念,谛观彼佛,多陀阿伽度,阿罗诃。三藐三佛陀。”这段话对那些以禅理标榜而藐视净土为迷信的人们,真可说是一记当头棒喝。盲目念佛而诬蔑禅宗为狂妄的人们,看了这些道理也该清醒清醒了。现在让
2025-09-04
观无量寿经大意09-观想西方极乐世界
释迦牟尼接着对阿难及韦提希说:“你们注意用心听,我现在为未来一切烦恼众生讲说清净业。韦提希问得真好,阿难,你要把这道理记住,并照着去做,将来好为众生们宣扬这修行要门。我现在教韦提希及未来一切众生,看到西方极乐世界,因佛力的帮助,就好像照镜子一样清晰。看到那里种种极其美妙的乐事,心中自然充满欢喜,即时悟到无生法忍,而切断妄念。你目前只是个凡
2025-09-04
观无量寿经大意08-净业到底是什么
“净业”到底是什么呢?释迦牟尼说:“要想往生,必须修行三福。首先要孝顺父母,尊敬师长,慈心不杀,行持十善业。”俗语说:“万恶淫为首,众善孝为先。”这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,而释迦牟尼举示学佛净业的第一步恰好也是“孝、敬”,由于这个基础观念的相同,因此佛教进人中国,一拍即合地融入大汉文化,而后再放射出中国佛教的绚丽光彩。至于后世理学家攻击佛教
2025-09-04
观无量寿经大意07-阿弥陀佛在哪里
这时候世尊又对韦提希说:“你知道吗?阿弥陀佛离此不远。”《阿弥陀经》上却说:“从是西方,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,其土有佛号阿弥陀。”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才对呢?对我们这群凡夫俗子而言,阿弥陀佛无疑是远在天边。有朝一日乘上人造卫星,来个太空漫游,也不见得能找到这西天的乐园。那么世尊何以又对韦提希说“阿弥陀佛离此不远”?这和某些宗教所说“道在我们
2025-09-04
观无量寿经大意06-知妄想为空
我的禅宗心法老师袁先生曾说了一句名言:“知妄想为空,妄想即是般若。执般若为有,般若即是妄想。”换言之,如果能作得了身、心的主;遇到事情该提起时就提得起(用),该放下时就放得下(空),这就是境界般若(物来则应,过去不留)。否则,像我们平常,头痛不能叫它不痛,腰酸了不能叫它不酸。不但作不了身子的主,连自己的心念都管不住。经常胡思乱想,甚至不知到底想些
2025-09-04
观无量寿经大意05-佛国世界
现在让我们浏览一下由释迦牟尼心力的感召,在他身上所呈现出各方善行所造成的佛国世界。有些佛国一眼望去全是琉璃珠宝,有些佛国是漫无边际的莲花,有些佛国清华绝伦有如自在天官,有些佛国就像面光滑的镜子,十方清净国土都在其中呈现,如此无数无尽的庄严佛国都清晰的显现。韦提希一一观览之后对佛说:“世尊,这些佛国虽然处处都清净光明,我却最钟意于阿弥陀佛的
2025-09-04
观无量寿经大意04-大道废有仁义
在进入经文前,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,就是释迦牟尼当时的时代背景,和孔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有许多雷同之处。从三藏十二部的记述中,我们可以看出不少印度当时“臣弑其君,子弑其父”的事例。对于这个时代问题,释迦牟尼和孔子不约而同地主张要以教化来对治,所不同的是释迦牟尼比孔子更重于人心的转化,而且对这万恶之源,也是众善之本的心作了一番更深入更彻底的探讨。
2025-09-04
观无量寿经大意—观想和念佛
非常简要地介绍过净土和禅宗、唯识的关联后,让我们看看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的主旨。净土三经中的其余二经都是以“执持名号”为主,也就是平常人所谓的“念佛”法门。至于这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则以“观想”佛像、佛土为入门法则,其实这也是一种“念佛”法门,但是一般人们对“念佛”、“观想”都没有透彻的了解,所以就莫名其妙地认为《阿弥陀经》的“念佛”简而易行,
2025-09-04
观无量寿经大意(02)禅、唯识、净土
这就牵涉到禅净双修以及唯识的问题了。在佛法修持中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,将来再作专题讨论。目前只针对要点作概要性的介绍,以为修习净土的人们作个参考,并有所警觉。既然我们想从这娑婆世界往生极乐净土,又想瞻仰阿弥陀佛的丰采,我们就必须知道什么是净土,什么是阿弥陀佛。有了正确的认识,修行起来才不致演出认贼作父的笑话,也才不会走错了路而入于魔道。就
2025-09-04
观无量寿经大意(01)净土三经的高下
一提到声震东方佛土的净土宗,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名扬几千年来的阿弥陀佛,以及佛教徒们爱念的《阿弥陀经》。至于净土三经的其余二经——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的光彩却似乎被《阿弥陀经》所掩盖。同为释迦随缘敷演的经论,也有钟鼎山林之分!当然,除了一分窅不可测的运数之外,还有一些现实的客观因素。《阿弥陀经》所举示的只一个“执持名号”,再加上“一
2025-09-04
能控制早晨的人,方可控制人生
南怀瑾说:能控制早晨的人,方可控制人生。一个人如果连早起都做不到,你还指望他这一天能做些什么呢?古人云:一日之计在于晨,一年之计在于春。早上都抓不住,怎么能抓住当天。早上起来,人体从代谢率最低的睡眠状态中醒来,如果能适当运动,有利于提升代谢率,改善血液循环。其实,早起就是一分钟的事!很多人一听觉得不可能,其实很简单,你可以试验一下。5点起
2025-07-20
总数:101
1
2
3
4
5
...9
下一页
1/9
学佛
学佛
热门内容
探索生命奥秘-静修打坐(深度解读)
静坐修心开智养生,静坐可以澄清思虑,增进健康,是修养身心的一种重要方法。静坐在生理方面可以使血液运行优良,在心理方面也能使全身精神归于统一集中,而促使心理现象的健康发展。静坐能使精神力统一集中,从而进一步促使体气和平,静坐是精神力集中的锻炼术,默坐澄心,将妄念逐步淘汰,妄念愈淘汰,正念愈得提炼,由精神集中所发生的体上阳和之气,更有补虚导
打坐的修身悟道原理
就像莲花开放的时候都是在清晨。早晨我们起床以后,发现莲花都开了!为什么中午以后,到了傍晚,莲花苞就都关闭了呢?因为午时一过,能量往下走了莲花苞就关闭了。等到子时一过,能量又往上走了,莲花苞又全都打开了。我们人体生理的机能运转与自然界的植物是一模一样的。道教里面讲:“精满不思淫、气满不思食、神满不思睡”,这里所讲的“精”,是指人体的精力。
空海(惟传)法师:打坐及禅修的意义是什么
我们要修行,不是只是一个自了汉、自私自利,为什么要修行?就是要让我们不断的净化、不断的提升。真正走在正法,真正走在修行解脱道上,一定是具有慈悲心、具有菩萨心,所以只要我们能够净化,你的周遭、我们的世界,就会跟着净化。只要我们越来越祥和、越慈悲,我们的周遭、我们的磁场、我们的附近,就会因为我们的改变而改变,所以只要我们在成长,我们越来越好
达照法师:四步教你坐禅入定
修欲界定先要坐禅,在坐禅的过程中,依据心态的不同分几个步骤,就是入禅定之前的四种状态、四个步骤:第一个叫粗心住。粗心,就是心比较粗。粗到连自己在想什么都不知道。粗心住的关键是在“住”上,心能停留在一个境上。我们平常的粗心是住不了的,念头像洪水一样冲过来,不由自主地随着环境,业力去流转。生生世世都如此。我们刚开始学习打坐,心很散乱,越坐杂
打坐竟能疗愈很多不治之症
“坐禅”又称禅修、静坐、打坐,它是佛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炼方式,最早由古人的散坐和跪坐演化发展而来。我国传统的静坐养生功法,实际最早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。据《庄子》一书记载,黄帝曾向名叫广成子的人询问学习长寿之道,广成子说:“无视无听,抱神以静,形将自正。必静必清,无劳汝形。无劳汝静,乃可长生。目无所视,耳无所闻,心无所知,汝神将守形,
Tags标签
更多
出汗
劳宫穴
学佛
持坐收功
生理反应
坐禅
打坐很累
打坐的意义
打坐的含义
打坐时间
联系方式
微信号:148926
kk256@qq.com
网站首页
|
网站地图
|
Tags标签
|
在线留言
版权所有:学佛网
Processed in 0.069483 s , Memory 215.74 K , 12 queries
联系QQ
点击查看
在线留言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