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经,让邪气俯首称臣

2025-06-03 16:34 64 浏览

  不管是清气,还是浊气,乃至于害人生病的邪气,都会归于肺经。通过调节肺的功能,我们就能实现气虚的培补、气逆的顺调、浊气的排放和清气的灌溉。所以,想让邪气俯首称臣,我们首先就要调理好肺经。

  学习经络知识,并不需要把每条经络的方方面面都记住,关键是你要理解它,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。做到了这一步,你对付起一般的疾病来便会游刃有余。

  就拿肺经来说吧,它跟咳嗽、痰多、哮喘等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有关,其走向是沿着拇指阴面往上,靠近手臂朝上的阴阳面交界处。所以,你感冒、咳嗽的时候就可以揉肺经,一揉,肯定会发现许多敏感部位。揉着揉着,你会发现寸脉与关脉交界的地方特别疼——这也是我们平时用来号脉的地方。

  这时候,你也不用管它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,是外感咳嗽还是内生咳嗽,是肝火咳嗽还是痰湿咳嗽,只要用大拇指按住此处最痛的点,一上一下地揉就可以了。等到痛点消失,你的感冒、咳嗽也就好了,因为原本堵住的肺经已经被你打通了。

  感冒的时候,有的人咳嗽起来很猛烈,没完没了,这种状况是属于气有余的,而有的人咳的时候声音小得跟蚊子似的,则是因为气不足。对于不同症状的人,我们所采用的方法也可以略有不同:气有余的,就多推寸关尺这一块儿,方向向上;气不足的,则多揉按寸脉与关脉这一段。当然,气有余的也可以在相应的部位刮刮痧。刮上一会儿,咳嗽就逐渐停止了。

  肺经上还有一个穴位对老人特别有帮助,叫尺泽穴。当我们一合肘的时候,它就在肘窝里面。尺泽穴有几大功效,第一个就是降血压,功效特别明显。很多人有高血压,一按这个地方肯定会非常痛。痛就说明你按对穴位了,以后就每天揉按这个地方。

  有一位老太太已经73岁了。有一天,她特意从外地赶到北京来感谢我。她说:“你讲的这个方法效果太好了。我揉这个穴位揉了三个月,二十多年的高血压就降下来了。原来,我的血压老是160、170,现在是130、140了。有时候再吃一点降压药,血压就变成95了。”我便问她:“您还用其他方法了吗?”她说:“我就揉这一个穴,就数这儿疼,别的穴我也找不着。”末了,她问我还要不要吃降压药。我笑道:“您的血压都降到95了,已经不是高血压了。等血压稳定了,您就可以不吃了。”

  尺泽穴还是一个补肾的大穴,保健效果非常好。不过,光揉这一个穴位还不够,最好跟肾经上的复溜穴配合着使用。复溜穴也好找,它就在脚内踝骨上面。我们的脚后跟上方有一个浅窝,浅窝上方大约5厘米处便是复溜穴。

  一般说来,一个人上气不接下气,不光是肺有问题,肾也有问题。其中,肾是管吸气的,气吸不到肚子这一块,就是肾气不足;一个人吐气吐不出来,就会在肺那里憋着。比如,哮喘就是肺肾两虚引起的,光调理肺的话很难祛根。

  原来,肾经与支气管相通,支气管两侧分布的全是肾经。一个人要是有咳嗽、哮喘方面的问题了,除了按揉肺经,还可以找一找肾经。至于高血压、耳鸣之类的症状,也跟肾有关,按揉肺经上的尺泽穴和肾经,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。

  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诸气者,皆属于肺。”不管是清气,还是浊气,乃至于害人生病的邪气,都会归于肺经。通过调节肺的功能,我们就能实现气虚的培补、气逆的顺调、浊气的排放和清气的灌溉。所以,想让邪气俯首称臣,我们首先就要调理好肺经。

分享:
相关内容
  • 解读《心经》-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。
    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。这部心经是观音菩萨教我们明心,凡夫未明心,起烦恼作业,受无边生死苦,所以文中云: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一开始就教我们要认识自己,自己不认识不能度自己,认识自己就能度自己,还要认识众生,认识众生就能度众生,诸佛认识自己,也认识众生,故诸佛成佛度众生。华严经云:“
  • 观无量寿经大意10-佛法的中心
    第八观里有段经文:“诸佛如来是法界身,入一切众生心想中。是故汝等心想佛时,是心是三十二相,八十随形好。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,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,是故应当一心系念,谛观彼佛,多陀阿伽度,阿罗诃。三藐三佛陀。”这段话对那些以禅理标榜而藐视净土为迷信的人们,真可说是一记当头棒喝。盲目念佛而诬蔑禅宗为狂妄的人们,看了这些道理也该清醒清醒了。现在让
  • 观无量寿经大意09-观想西方极乐世界
    释迦牟尼接着对阿难及韦提希说:“你们注意用心听,我现在为未来一切烦恼众生讲说清净业。韦提希问得真好,阿难,你要把这道理记住,并照着去做,将来好为众生们宣扬这修行要门。我现在教韦提希及未来一切众生,看到西方极乐世界,因佛力的帮助,就好像照镜子一样清晰。看到那里种种极其美妙的乐事,心中自然充满欢喜,即时悟到无生法忍,而切断妄念。你目前只是个凡
  • 观无量寿经大意08-净业到底是什么
    “净业”到底是什么呢?释迦牟尼说:“要想往生,必须修行三福。首先要孝顺父母,尊敬师长,慈心不杀,行持十善业。”俗语说:“万恶淫为首,众善孝为先。”这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,而释迦牟尼举示学佛净业的第一步恰好也是“孝、敬”,由于这个基础观念的相同,因此佛教进人中国,一拍即合地融入大汉文化,而后再放射出中国佛教的绚丽光彩。至于后世理学家攻击佛教
  • 观无量寿经大意07-阿弥陀佛在哪里
    这时候世尊又对韦提希说:“你知道吗?阿弥陀佛离此不远。”《阿弥陀经》上却说:“从是西方,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,其土有佛号阿弥陀。”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才对呢?对我们这群凡夫俗子而言,阿弥陀佛无疑是远在天边。有朝一日乘上人造卫星,来个太空漫游,也不见得能找到这西天的乐园。那么世尊何以又对韦提希说“阿弥陀佛离此不远”?这和某些宗教所说“道在我们
相关推荐
  • 禅修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?
    打坐经验久了的人,不管林下水边、岩洞塚间,都能够安然入定;但是初学的人,最好选择在室内,远离吵杂的地方,比较能够收到效果。室内的灯光不可太亮,以免刺眼;也不可太暗,以防昏睡。最好能摆设佛像,燃香供佛,以摄心提念。坐禅的位置,避免直接通风,以免引起伤风的毛病。除了环境之外,饮食、衣著也要注意。吃完饭一小时之内,不好打坐,因为此时血液都集中于
  • 学佛要在运气好时,打坐要在精力旺时!
    像你们又修道又学佛又学密宗,其实我当年也一样,反正有道我就拜。密宗也好,显教也好,我都搞了很久,最后我一道都不道,才晓得道原来还在我自己,我何必外求呢!可是不先经过那些冤枉路,死不了心。所以现在这些在家出家的同学,想要到外面学,我说赶快去!赶快去!因为我有过经验的,引用憨山大师一句话,是 “ 以绝他日妄想 ” 。你现在趁年轻学完了,将来年纪大
  • 其实我们一直在假装修行
    ‌午后的禅堂,首座和尚正在打坐,一个小和尚却躺在禅凳上睡觉,还发出呼呼的鼾声。这时,老方丈推门走入禅堂。小和尚听见声响,微微睁眼瞟了一下,翻个身继续睡。首座和尚则目不斜视,打坐用功。“啪!”只见老和尚举起香板,重重打下去!香板落在首座和尚的肩头。首座和尚大为不解,忍不住问:“师父,我在打坐,他在睡觉,为何您不打他,却来打我?”方丈不由分说
  • 真正在禅修的人, 需要具备哪些气质呢
    一个打坐修行人, 真正在禅修的人,要具备几个气质:第一个、英雄气。真正的修行人,他是很有担当力的,是敢承担社会责任的。不是一个逃避的人。第二个、山林气。你学禅,可以提得起,也能放得下。英雄气,提得起,山林气,放得下。一个人,社会不用他,他也可以玩得转,也可以活得很喜悦,所以他是可进可出的,他是要收放自如。第三个、书卷气。自古未有神仙不读书
  • 打坐修行时人体的筋脉形状
    ‌《母续》云:“人体在母胎成长时,最初形成的就是人的腹部与两只眼珠。”人体最初形成的就是两只眼睛以及腹部。两只眼睛:五元素之眼、明灯眼,五大眼起到五大元素形成的作用,成为五大根源;明灯眼起到形成摄持脉的作用,逐步形成智慧脉。到了腹部三脉就分别形成,产生左脉、右脉、中脉三脉,《母续》里称其为方便脉、智慧脉与不二脉。烦恼脉:人的体内主要有形如
学佛
热门内容
  • 探索生命奥秘-静修打坐(深度解读)
    ‌静坐修心开智养生,静坐可以澄清思虑,增进健康,是修养身心的一种重要方法。静坐在生理方面可以使血液运行优良,在心理方面也能使全身精神归于统一集中,而促使心理现象的健康发展。静坐能使精神力统一集中,从而进一步促使体气和平,静坐是精神力集中的锻炼术,默坐澄心,将妄念逐步淘汰,妄念愈淘汰,正念愈得提炼,由精神集中所发生的体上阳和之气,更有补虚导
  • 打坐的修身悟道原理
    ‌就像莲花开放的时候都是在清晨。早晨我们起床以后,发现莲花都开了!为什么中午以后,到了傍晚,莲花苞就都关闭了呢?因为午时一过,能量往下走了莲花苞就关闭了。等到子时一过,能量又往上走了,莲花苞又全都打开了。我们人体生理的机能运转与自然界的植物是一模一样的。道教里面讲:“精满不思淫、气满不思食、神满不思睡”,这里所讲的“精”,是指人体的精力。
  • 空海(惟传)法师:打坐及禅修的意义是什么
    ‌我们要修行,不是只是一个自了汉、自私自利,为什么要修行?就是要让我们不断的净化、不断的提升。真正走在正法,真正走在修行解脱道上,一定是具有慈悲心、具有菩萨心,所以只要我们能够净化,你的周遭、我们的世界,就会跟着净化。只要我们越来越祥和、越慈悲,我们的周遭、我们的磁场、我们的附近,就会因为我们的改变而改变,所以只要我们在成长,我们越来越好
  • 达照法师:四步教你坐禅入定
    ‌修欲界定先要坐禅,在坐禅的过程中,依据心态的不同分几个步骤,就是入禅定之前的四种状态、四个步骤:第一个叫粗心住。粗心,就是心比较粗。粗到连自己在想什么都不知道。粗心住的关键是在“住”上,心能停留在一个境上。我们平常的粗心是住不了的,念头像洪水一样冲过来,不由自主地随着环境,业力去流转。生生世世都如此。我们刚开始学习打坐,心很散乱,越坐杂
  • 打坐竟能疗愈很多不治之症
    “坐禅”又称禅修、静坐、打坐,它是佛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炼方式,最早由古人的散坐和跪坐演化发展而来。我国传统的静坐养生功法,实际最早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。据《庄子》一书记载,黄帝曾向名叫广成子的人询问学习长寿之道,广成子说:“无视无听,抱神以静,形将自正。必静必清,无劳汝形。无劳汝静,乃可长生。目无所视,耳无所闻,心无所知,汝神将守形,
联系方式
  • 微信号:148926
  • kk256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