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靠打坐禅修 治好了抑郁症

2025-06-04 15:11 86 浏览

  提起陈坤在娱乐圈一帆风顺的成名史,不知道被多少艺人羡慕,但在这太过顺利的成名后,却是陈坤个人的低谷。

  陈坤在十几岁时给自己定下目标:租个房子,去赚钱,分期付款买一个房子,努力还房款,去旅行,去吃好吃的,去吃涮羊肉……这是他的人生计划,但他的计划却在《金粉世家》一剧成名后全部都完成了。

  在他原有的预设中,月薪八千就已是非常令人高兴的事了,但成名之后,金钱一来就是五十万、八十万,来的太多,来的太快。

  他在北京买了房,接来了母亲、兄弟姐妹,他们对陈坤关怀备至,家就是他的天堂。但每当陈坤离开家,就变得特别恐慌。总觉得得到了财富,就会失去一些什么。

  而突如其来的名声与财富,更是将他从小定下的目标全部打乱,消灭了他通过进取获得的快乐与希望。

  02

  在陈坤看来,这一切都不是他所想要的,自己只不过是在被环境拖着走。再稍微冷静之后,他又觉得自己仿佛置身空中楼阁,一切都是不真实的。

  他没有办法坦然接受所获得的的一切,更无法承受自己所获得的猛烈的,与付出不成正比的回馈。

  2003年到2006年,他整个人都充斥着不安、厌世与迷茫的,他将自己的银行卡与密码全部交给家人,就怕自己哪一天会突然死去。

  那几年,他整夜整夜的失眠,觉得人生没有意义,他说:“有几次我靠近窗户,差点跳下去。”他的同学、朋友都很不理解,该吃吃,该玩玩就好了!陈坤内心的慌乱、无助、痛苦,只有自己明白。他觉得内心还缺少一个核。

  2007年,他开始寻找让自己安静、放松、平稳下来的方法。他起初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逃避,但这样的方法却治标不治本。慢慢的,陈坤的经验告诉自己:解决问题,不是由外而内,而是由内而外。

  03

  他终于找到了那个方法:禅坐。

  陈坤从十几岁便开始打坐,没有人教他,他好像天然就是会的。但最初成名那几年,因为内心的浮躁,他停止了打坐。直到有一天他反思自己时,才突然想起打坐,于是自己在家中又开始打坐。

  打坐让人的内心变得安静。在打坐时,人能放松下来,专注于呼吸,使内心归于平静,身体和心灵才有了真正的对话与接触。

  就是在打坐的过程中,陈坤才明白,坦然面对现实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。古人云:既来之,则安之。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。

  他说:“如若不是禅定打坐,我早已迷失在名利场了!”

  陈坤觉得,或许财富与资源的拥有是命运对他的一个考验,他应该借助自己所拥有的去帮助更多的人,这样他所拥有的财富与价值才有意义,自己的人生也才有意义。他明白了一个更深的哲理:帮助他人就是在帮助自己。

  从2003年的患得患失,迷失自己,到2008年走出困境,重获新生,陈坤通过打坐禅定,摆脱了抑郁症,成为了新的自己。

  他并没有止步于此,除了自我的禅定,在2011年他也发起了“行走的力量”(心灵建设类公益项目)。

  他认为行走也是一种禅定,他希望通过行走的方式,将正面的力量传递给更多人。

  04

  前不久刷微博时看到陈坤发微博说到:打坐时,背一定要直。并在评论区说道:臀部后半部,要求垫高一些,可垫棉垫或较薄的枕头。这样,可以使腰部自然伸直,避免打坐时因腰肌疲劳,慢慢弯腰曲背的弊病。头正颈直、下颌微收。舌抵上腭。 可以坐好以后,在面前放一面镜子,看一看自己头是否保持在正直的状态,找到头正颈直的正确感觉。这样可自动纠正体内的不平衡与气脉。

  陈坤通过自己的分享,让更多人知道、了解,并加入打坐行列。

  打坐就是如此神奇,令他靠着打坐让自己变得清醒,现在的他更加衷于自己的内心,怀着既来之,则安之的心态面对生活。

  热爱行走的他也变得越来越阳光!

分享:
相关内容
  • 解读《心经》-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。
    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。这部心经是观音菩萨教我们明心,凡夫未明心,起烦恼作业,受无边生死苦,所以文中云: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一开始就教我们要认识自己,自己不认识不能度自己,认识自己就能度自己,还要认识众生,认识众生就能度众生,诸佛认识自己,也认识众生,故诸佛成佛度众生。华严经云:“
  • 观无量寿经大意10-佛法的中心
    第八观里有段经文:“诸佛如来是法界身,入一切众生心想中。是故汝等心想佛时,是心是三十二相,八十随形好。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,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,是故应当一心系念,谛观彼佛,多陀阿伽度,阿罗诃。三藐三佛陀。”这段话对那些以禅理标榜而藐视净土为迷信的人们,真可说是一记当头棒喝。盲目念佛而诬蔑禅宗为狂妄的人们,看了这些道理也该清醒清醒了。现在让
  • 观无量寿经大意09-观想西方极乐世界
    释迦牟尼接着对阿难及韦提希说:“你们注意用心听,我现在为未来一切烦恼众生讲说清净业。韦提希问得真好,阿难,你要把这道理记住,并照着去做,将来好为众生们宣扬这修行要门。我现在教韦提希及未来一切众生,看到西方极乐世界,因佛力的帮助,就好像照镜子一样清晰。看到那里种种极其美妙的乐事,心中自然充满欢喜,即时悟到无生法忍,而切断妄念。你目前只是个凡
  • 观无量寿经大意08-净业到底是什么
    “净业”到底是什么呢?释迦牟尼说:“要想往生,必须修行三福。首先要孝顺父母,尊敬师长,慈心不杀,行持十善业。”俗语说:“万恶淫为首,众善孝为先。”这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,而释迦牟尼举示学佛净业的第一步恰好也是“孝、敬”,由于这个基础观念的相同,因此佛教进人中国,一拍即合地融入大汉文化,而后再放射出中国佛教的绚丽光彩。至于后世理学家攻击佛教
  • 观无量寿经大意07-阿弥陀佛在哪里
    这时候世尊又对韦提希说:“你知道吗?阿弥陀佛离此不远。”《阿弥陀经》上却说:“从是西方,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,其土有佛号阿弥陀。”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才对呢?对我们这群凡夫俗子而言,阿弥陀佛无疑是远在天边。有朝一日乘上人造卫星,来个太空漫游,也不见得能找到这西天的乐园。那么世尊何以又对韦提希说“阿弥陀佛离此不远”?这和某些宗教所说“道在我们
相关推荐
  • 禅修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?
    打坐经验久了的人,不管林下水边、岩洞塚间,都能够安然入定;但是初学的人,最好选择在室内,远离吵杂的地方,比较能够收到效果。室内的灯光不可太亮,以免刺眼;也不可太暗,以防昏睡。最好能摆设佛像,燃香供佛,以摄心提念。坐禅的位置,避免直接通风,以免引起伤风的毛病。除了环境之外,饮食、衣著也要注意。吃完饭一小时之内,不好打坐,因为此时血液都集中于
  • 学佛要在运气好时,打坐要在精力旺时!
    像你们又修道又学佛又学密宗,其实我当年也一样,反正有道我就拜。密宗也好,显教也好,我都搞了很久,最后我一道都不道,才晓得道原来还在我自己,我何必外求呢!可是不先经过那些冤枉路,死不了心。所以现在这些在家出家的同学,想要到外面学,我说赶快去!赶快去!因为我有过经验的,引用憨山大师一句话,是 “ 以绝他日妄想 ” 。你现在趁年轻学完了,将来年纪大
  • 其实我们一直在假装修行
    ‌午后的禅堂,首座和尚正在打坐,一个小和尚却躺在禅凳上睡觉,还发出呼呼的鼾声。这时,老方丈推门走入禅堂。小和尚听见声响,微微睁眼瞟了一下,翻个身继续睡。首座和尚则目不斜视,打坐用功。“啪!”只见老和尚举起香板,重重打下去!香板落在首座和尚的肩头。首座和尚大为不解,忍不住问:“师父,我在打坐,他在睡觉,为何您不打他,却来打我?”方丈不由分说
  • 真正在禅修的人, 需要具备哪些气质呢
    一个打坐修行人, 真正在禅修的人,要具备几个气质:第一个、英雄气。真正的修行人,他是很有担当力的,是敢承担社会责任的。不是一个逃避的人。第二个、山林气。你学禅,可以提得起,也能放得下。英雄气,提得起,山林气,放得下。一个人,社会不用他,他也可以玩得转,也可以活得很喜悦,所以他是可进可出的,他是要收放自如。第三个、书卷气。自古未有神仙不读书
  • 打坐修行时人体的筋脉形状
    ‌《母续》云:“人体在母胎成长时,最初形成的就是人的腹部与两只眼珠。”人体最初形成的就是两只眼睛以及腹部。两只眼睛:五元素之眼、明灯眼,五大眼起到五大元素形成的作用,成为五大根源;明灯眼起到形成摄持脉的作用,逐步形成智慧脉。到了腹部三脉就分别形成,产生左脉、右脉、中脉三脉,《母续》里称其为方便脉、智慧脉与不二脉。烦恼脉:人的体内主要有形如
学佛
热门内容
  • 探索生命奥秘-静修打坐(深度解读)
    ‌静坐修心开智养生,静坐可以澄清思虑,增进健康,是修养身心的一种重要方法。静坐在生理方面可以使血液运行优良,在心理方面也能使全身精神归于统一集中,而促使心理现象的健康发展。静坐能使精神力统一集中,从而进一步促使体气和平,静坐是精神力集中的锻炼术,默坐澄心,将妄念逐步淘汰,妄念愈淘汰,正念愈得提炼,由精神集中所发生的体上阳和之气,更有补虚导
  • 打坐的修身悟道原理
    ‌就像莲花开放的时候都是在清晨。早晨我们起床以后,发现莲花都开了!为什么中午以后,到了傍晚,莲花苞就都关闭了呢?因为午时一过,能量往下走了莲花苞就关闭了。等到子时一过,能量又往上走了,莲花苞又全都打开了。我们人体生理的机能运转与自然界的植物是一模一样的。道教里面讲:“精满不思淫、气满不思食、神满不思睡”,这里所讲的“精”,是指人体的精力。
  • 空海(惟传)法师:打坐及禅修的意义是什么
    ‌我们要修行,不是只是一个自了汉、自私自利,为什么要修行?就是要让我们不断的净化、不断的提升。真正走在正法,真正走在修行解脱道上,一定是具有慈悲心、具有菩萨心,所以只要我们能够净化,你的周遭、我们的世界,就会跟着净化。只要我们越来越祥和、越慈悲,我们的周遭、我们的磁场、我们的附近,就会因为我们的改变而改变,所以只要我们在成长,我们越来越好
  • 达照法师:四步教你坐禅入定
    ‌修欲界定先要坐禅,在坐禅的过程中,依据心态的不同分几个步骤,就是入禅定之前的四种状态、四个步骤:第一个叫粗心住。粗心,就是心比较粗。粗到连自己在想什么都不知道。粗心住的关键是在“住”上,心能停留在一个境上。我们平常的粗心是住不了的,念头像洪水一样冲过来,不由自主地随着环境,业力去流转。生生世世都如此。我们刚开始学习打坐,心很散乱,越坐杂
  • 打坐竟能疗愈很多不治之症
    “坐禅”又称禅修、静坐、打坐,它是佛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炼方式,最早由古人的散坐和跪坐演化发展而来。我国传统的静坐养生功法,实际最早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。据《庄子》一书记载,黄帝曾向名叫广成子的人询问学习长寿之道,广成子说:“无视无听,抱神以静,形将自正。必静必清,无劳汝形。无劳汝静,乃可长生。目无所视,耳无所闻,心无所知,汝神将守形,
联系方式
  • 微信号:148926
  • kk256@qq.com